4月26日,『CEO訪問團』深度探訪“綠色裝配式領軍企業”:天豐綠色裝配集團
4月26日,【第61期 · CEO訪問團】,伍佰會帶領企業家走進“裝配式領軍企業”:天豐綠色裝配集團。
◆ 參訪天豐綠色裝配集團:從新鄉CBD,到河南天豐機械有限公司(簡稱“天豐機械”)、河南精農科技有限公司(簡稱“精農科技”),再到天豐產業園區。
◆ 天豐綠色裝配集團董事長李旭祿分享:裝配式鋼結構建筑產業轉型升級之路。
全方位參訪天豐綠色裝配集團
探訪團首先來到新鄉CBD-金穗大廈項目,這將會是新鄉市新的標志性建筑,高168米。由天豐裝配式鋼結構建造而成,標志著新鄉市的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揭開了新的篇章。
在天豐機械參觀的過程中,工作人員就冷彎設備的應用和研發成果向訪問團成員逐項進行了介紹:精密的工藝、廣泛的應用領域、無所不及的冷彎設備令大家驚嘆不已。
精農科技推出“三生有閑”項目,讓大家極感興趣。訪問團成員對天豐產品在打造綠色農莊、度假、采摘、科研基地等功能為一體上的創新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最后訪問團來到天豐產業園區。
天豐綠色裝配集團與重慶大學周緒紅院士團隊共同研發了集術智能裝配。這個體系改變了傳統鋼結構拋丸、焊接、噴漆等低效率、不環保的繁雜生產工藝,將生產過程升級為自動化、高精度、高速度、綠色環保的智能生產場景;并且將傳統建筑的濕法作業、易產生揚塵的施工過程升級為綠色、裝配、快速的環保建造場景。
集術智能裝配的終端產品無痕生態房屋、月牙大跨索架和星光共享立方,實現了裝配式建筑的智能制造和綠色建造,并且以產品推廣+技術輸出的模式全面推向市場。
裝配式領軍企業:天豐綠色裝配集團
天豐綠色裝配集團是國家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是規模較大的節能板材和鋼結構生產企業。
從單層輕鋼廠房到多高層重鋼建筑,從工業建筑到民用住宅,工程領域已經覆蓋電力、水力、冶金、汽車、橋梁、電子、石化、商貿、畜牧業及市政工程等各個行業。
那么天豐綠色裝配集團是如何用21年時間構建裝配式鋼結構行業生態圈,并成為行業隱形冠軍呢?
2017年從“天豐集團”到“天豐綠色裝配集團”,這又有什么經營管理模式、商業模式的創新和產業智能升級之道?
總裁李旭祿分享:裝配式鋼結構建筑產業轉型升級之路
鋼結構建筑符合綠色建筑要求,是建筑工業化的發展方向之一,具有政策扶持的優勢。
政府為全面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近兩年鋼結構行業相關產業政策暖風頻吹,出臺了對行業發展有重要影響的多項政策,也為鋼結構建筑的發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政策環境。
黨的十八大提出“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黨的十九大提出“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美麗中國”的要求。
2016年關于發展鋼結構建筑的相關經濟政策密集出臺,從“積極穩妥推廣鋼結構建筑”到“大力發展鋼結構建筑”,營造了促進行業良性發展的政策環境和氛圍。
2016年關于發展鋼結構建筑的技術標準規范逐步完善與提高,從“鋼結構建筑”到“裝配式鋼結構建筑”,賦予了其工業化的內涵,符合建筑產業現代化的要求。
根據《“十三五”裝配式建筑行動方案》中對“2020年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比例達15%以上”的要求測算,2020年我國裝配式建筑面積有望接近10億平方米,以每平方米2500元測算,市場規模將接近2.5萬億元,到2025年,一個近5萬億的新型市場或將浮出水面。
在此背景下,天豐綠色裝配集團成為國家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
見人必談鋼結構,已經成為李旭祿給人的強烈印象。他考察了多國的鋼結構產業,結合自己的企業史,他有足夠的談資。
“吃飯、呼吸、睡覺,念念不忘鋼結構事業。”他喜歡如此表達。這似乎有點夸張,但接近他的人說,李旭祿的工作時間和強度,確實超過一般人的想像力。
2017年11月,天豐綠色裝配集團被國家住建部辦公廳批準為國家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是全國195家產業基地之一。
順應時代潮流,天豐綠色裝配集團構建了智能和裝配式建筑產業行業生態圈。那么什么是裝配式建筑呢?
中國建筑標準研究院張躍峰分享:認識裝配式建筑
天豐集術智能裝配產品標準和工程標準立項獲得中國工程標準化協會批準。
隨后,張躍峰教授對裝配式鋼結構建筑發展表達了自己的展望與期待。
他表示,裝配式鋼結構建筑與傳統型建筑的最大區別并不單純在是否工廠化制造這個問題上,而是由傳統制造向以工業化、信息化、智能化為代表的工業化4.0階段演進的過程,這要求企業必須改變自身發展理念,建立與之相配套的管理體系,避免“畫虎不成反類犬”的尷尬局面;
當下企業要做的是盡快轉變理念,緊跟國家的經濟戰略導向,主動適應,積極轉型升級,跟上裝配式建筑發展的整體步伐。
集術智能裝配,顛覆傳統制造業生產過程,成為綠色裝配新物種。
天豐首席科學家鄭天心分享:集術智能裝配引領鋼結構建筑產業升級
天豐集術智能裝配是以天豐智能生產的鋼結構構件為結構體系的核心單元;在現行國家規范基礎上集成創新,形成新的結構體系及結構節點、標準等技術體系;推出了一系列工業化建筑產品,從鋼結構構件到終端產品如住宅、辦公樓、廠房、共享立方、大跨度索架、屋架等等;以智能化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為核心,一鍵生產系統。
集術智能裝配的受力構件采用耐候鋼,無需噴砂除銹和噴涂,更加環保;結構體系更輕便,全螺栓安裝更方便;現場無焊接,特別適合于國家對裝配式建筑的要求;全程干作業,無需混凝土澆筑,全天候施工。
集術智能裝配總體目標是通過集成創新、裝配建筑智造+互聯網的全新發展理念,實現天豐綠色裝配集團到2020年:裝配式鋼結構建筑產業超115億,躋身國內裝配建筑現代化產業企業和河南省裝配建筑現代化產業、智能模塊房屋達到國內前列,智能冷彎裝備綜合實力達到行業先進水平;實施裝配式鋼結構建筑示范項目面積20萬平方米以上;組建智能和裝配式鋼結構研發中心,成立院士工作站;申請國家自主知識產權十余項,參編國家行業地方相關標準、規程5項;培養適應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發展要求的科技領軍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100人。